近年来,市财政局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化政策集成效应,助力产业升级焕新、消费潜能释放、外贸提质增效,推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良性循环。
一是支持企业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抓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用好市级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支持传统企业“机器换人”、“三化”改造典型示范等,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推动实施“智能制造”。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0家,居全省第5位。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支持优化专精特新梯次培育机制,做实做强做优专精特新群体。截至目前,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480家,居全省第4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已达37家,居全省第6位。
二是持续激发消费潜力。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大决策,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大宗消费,支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支持开展“徽动消费”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助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加快推动县域商业网点设施、功能业态、消费场景等方面的改造升级,激活县域消费市场。
三是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围绕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口岸物流发展等方面给与支持,会同商务部门研究制定外贸口岸促进政策,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我市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60.5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居全省第2位,总量创历史新高。支持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全力保障我市“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助力我市与国外企业开展招商推介和经贸合作洽谈。